相信教過中級以上水平的漢語老師,都會被外國人問到同一個問題,而且也是一個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那就是“同義詞辨析”!
一個巴西人曾提問本人“謙虛”和“虛心”有什么區別,自己如何使用?那類似的詞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遇到同義詞的時候,我們怎么做區別。
首先可以從理性意義方面看:
1 詞義的輕重:比如“希望”和“渴望”,后邊的含義明顯更強烈。
2 范圍大小:比如“邊疆”“邊境”,邊境范圍比較小。
3 集體和個體差異:比如,“樹林”和“樹”,前者具有概括意義。
4 搭配對象不同:“交換”和“交流”,交換某些東西,交流一般都是意見思想,看不見的東西。
其次從語言色彩方面看:
很多詞匯感情色彩不同:感情色彩分為褒義或者貶義,用的語境也不同,比如“成果”和“后果”,非常明顯地指出好的結果和壞的結果。
語體色彩分為口語和書面語,比如“父親”和“爸爸”,用的環境不同。
最后從詞性方面看:
這個也是最常用的辨別方法。深刻與深入形容詞和動詞的區別,突然與猛然,形容詞和副詞的區別。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同義詞辨析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大家要多注意哦~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攀達漢語 » [對外漢語]“謙虛”和“虛心”有什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