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下去”“出來”“進去”“過來”“過去”想必這些趨向動詞繞暈了不少老外。其實,如果單純表示“人或事物位置的移動”時,“來”和“去”是比較好理解的,只要找好“參照點”那保證你可以“來去”自如。
趨向動詞不可怕,就怕它突然有文化,當老外遇到了“笑起來”“說下去”“想出來”“昏過去”時,就徹底歇菜了,不過千萬別嘲笑他們,咱們解釋都暈。
No. 1 :“起來”
(1)她突然哭起來了。
(2)榴蓮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卻很香。
(3)我突然想起來了。
分析:
(1)中的“起來”表示“開始并繼續”,如“雨又下起來了”、“天氣熱起來了”……
(2)中的“起來”表示“從某個方面來評論人或事物”這句話就是從“聞”和“吃”來評論榴蓮的,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3)中的“起來”表示“回憶,所想的東西是曾經知道的?!?/strong>
No .2:“下來”VS“下去”
(1) 你把我說的東西寫下來。
(2) 今天我終于把馬拉松跑下來了。
(3) 謝謝你的鼓勵,我會堅持下去。
分析:
(1)中的“下來”表示“固定”,如:“打算在北京住下來”、“雨停下來了”……
(2)中的“下來”表示“從過去繼續道現在”如:“堅持下來了”。
(3)中的“下去”表示“從現在繼續到將來”如:“繼續說下去”、“我會一直畫下去”……
No. 3:“出來”VS“出去”
(1) 有什么話你說出來,不要憋在心里。
(2) 這件事千萬不要說出去。
分析:
(1)中的“出來”表示“從里到外,從無到有,從隱蔽到顯露”如:“我想出來一個好辦法”“我沒認出來是你”。
(2)中的“出去”表示“向外轉移擴散”。
No. 4:“過來”VS“過去”
(1) 休息了一段時間,這個人醒過來了。
(2) 一句話還沒說就昏過去了。
分析:
(1)中的“過來”表示“恢復或轉到正常的狀態”,如:“活過來”、“搶救過來”和“明白過來”……
(2) 中的“過去”表示“失去正常狀態,進入不正常狀態”如:“暈過去”“昏迷過去了”。
No.5 :“下起雨來”還是“下雨起來”
分析:
我們可以說“唱起來”“胖起來”,但是,當“起來”前邊的動詞帶賓語的時候,這個賓語到放到“起來”的中間。也就是“動詞+起(賓語)來”,如:“唱起歌來”、“學起漢語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攀達漢語 » 漢語趨向動詞的掌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