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門語言中都有所謂的強調句型,>>漢語也不例外,比如“是……的”就有表示強調的意思,只不過強調句型和其他語法相比,比較難理解,尤其是對于初級學生來說,讓他們去體會潛在的語氣差別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一些外國人想表示自己是昨天來北京的時候,都會這樣說“我昨天來北京了”,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他們覺得用“了”就算表示過去了,但實際上當中國人聽到這樣句子的時候,還是覺得很奇怪,有點答非所問的意思了。
我們來看看一般中國人的對話是什么樣的。
1問:你昨天來北京了嗎? 答:我昨天來北京了 。
2問:你(是)什么時候來的? 答:我(是)昨天來的。
3問:你(是)怎么來的? 答:我(是)坐飛機來的。
從以上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動詞“來”都是以前發(fā)生的事兒,不過,用“的”還是“了”意思是有差別的;用“了”時,重音在“來”上, 強調“來”還是“沒來”;用“的”時,重音在“昨天”上,強調什么時候來。所以當家人拿著一袋蘋果回家的時候,你不能問“你在哪兒買了蘋果”,因為買蘋果這件事情你已經知道了,所以應該問“你在哪兒買的蘋果”。
總結:
①“了”用于強調“做了什么”,“是….的”(這里的“是”可省略)用于強調,什么時候做,在什么地方做,怎么做,和誰做。
②用“是….的”的前提就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都知道已經發(fā)生了一件事情,當說話人或聽話人想進一步強調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方式,目的 ,條件或動作者時,可以使用“(是)….的”結構。
這個考點也是>>《國際漢語教師證書》中的重要考點,有參加考試的漢語老師要格外注意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攀達漢語 » 漢語語法點“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