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學習漢語時的難點很多,量詞便是其一。今天我們就來看幾組讓老外摸不著頭腦的幾組>>漢語量詞。
①“二”和“兩”
“服務員,來二兩米飯”如果你說出這個句子,老外們估計會哭著問你,“為什么二和兩可以一起用呢?不是都是量詞嗎?”當然這只是個玩笑,二和兩的確都是量詞,什么時候用二,什么時候用兩,也不是完全沒有規則的。
用于表示數字,序號和號碼時,一般用“二”,兩只能用在百、千、萬、億等數字的前面。個位數,在量詞和一些可以做量詞的名詞前面一般都用“兩”,比如兩個、兩斤、兩年,可是在表示重量,長度,容量的量詞前面也可以用二,如二斤 二升等。
②“口”“名”“位”“個”
這四個量詞都可以用于人,但是“口”用于人的時候,一般只用在說家里總共有多少人的時候。
“名”只用于說人的某種身份,比較正式和莊重,但不能用于表示社會關系的人,比如朋友親戚等。
“位”一般表示尊敬禮貌,所以一般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以及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時,常常用“位”。
“個”用的范圍比較廣,語氣隨意,口語性強。
③“只”“頭”“條”“匹”
這都是可以用于動物身上的量詞。
“只”是用得最廣的,大動物、小動物、飛的、爬的、跑的,大部分都可以用“只”。
“頭”一般用于體型比較大的動物,如豬、牛、虎、熊等等。
“條”一般用于身體比較細長的動物,如魚、蛇、狗、狼等等。
“匹”用得最少,只用于馬,駱駝,狼等,其中馬只用匹。
④“次”“下”“趟”“遍”
這四個都是用于動作的量詞,其用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次”是用得最多的動量詞,用于表示一件事情發生的數量。還可以用在名詞前,用于那些可以重復出現的事物,比如“下次會議兩天后舉行”。
“下”一般用于實踐很短的動作,此外“一下”作為一種固定的用法,用在動詞后和動詞重疊一樣,表示動作時間短或者嘗試。
“趟”一般用于一去一來的動作,另外還可以用于火車,火車的一去或一來是一趟
“遍”用于表示動作從頭到尾地完成一次,所以這個動作的對象總是有一定長度的,而且常常和文字,語言有關。
掌握了以上幾組漢語量詞的用法規則,量詞部分就算是過關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攀達漢語 » 漢語量詞的用法,一看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