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適合hsk4級及以上水平的外國人閱讀學習
很多外國人有一定的漢語水平后,再學習漢語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一個句子里可以有兩個動詞?在其他語言中,這樣的情況可能較少出現,但是漢語的單句中,有一類句子叫做“連動句”。所謂“連動句”,就是在一個句子中出現兩個動詞,有時候會出現兩個賓語的句子。今天,我們來詳細解讀一下這樣的句子。
連動句的特點是,主語只有一個,但是動詞和賓語有一個以上。兩個動詞共用一個主語。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也是區別連動句和兼語句的重要一點。
比如,我看來看這樣的幾個句子:
①我去圖書館借了兩本書。
②他們吃過晚飯散步去了。
③他去美國留學。
④我們來參觀博物館。
⑤我們坐船去上海。
⑥他每天走著去上班。
⑦我們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⑧她有病不能來了。
看完以上的八個句子,來分析下連動句的構成是怎么樣的。
上面說過,連動句是兩個動詞共用一個主語,那么這兩個動詞在使用上有什么規定呢?他們的位置是否可以互換呢?一般來說,按照兩個動詞之間的關系,可以把連動句分為幾種類型。
①兩個動詞是先后關系,比如例句①和②。去圖書館在先,借書在后;吃晚飯在先,散步在后。
②兩個動詞是目的關系,即第一個動詞的目的是為了做第二個動詞。比如例句③和④,去美國的目的是留學;來的目的是參觀博物館。
③方式、方法、手段。比如例句⑤和⑥。坐船是去上海的方法;走著是去上班的方法。
④兩個動詞是條件關系。比如例句⑦。有辦法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條件。
⑤兩個動詞是因果關系。比如例句⑧。有病是原因,不能來了是結果。
以上就是常見的連動句的類型。需要掌握的要領是,連動句的兩個動詞之間是有一定關系的,并且前后順序不能改變。
能看懂上文的外國人實屬不容易,希望在今后的漢語學習中,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