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國人學中文的日子里很開心,我會一直走在對外漢語教學的路上。
對我來說,漢語課堂是神圣的。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代表著學生對自己的信任。備課至關重要,也是學生信任自己的前提。因為有了信任,我和學生才能夠在一個融洽的環境中共同進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深有體會。
教授的學生來自很多國家、年齡不等,最小的有幾歲的外國小朋友。對待不同的學員,教授的方法自然各有特點。因為學員的性格、個人教育背景迥異,在教學中往往會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記得一名日本學生在學習初級發音時候,由于日語的發音特點就是r,l不分、聲調不分,有一次他問,“老師,你知道什么是栗子?”我說“知道啊,是一種好吃的,每到冬天都能買到,用糖炒的。”剛剛說完,學生著急給我打開手機里一個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原來,他問的是“什么是日子?”我看了才恍然大悟,ok,日子or栗子。還有一次,是一個歐美的少年,十分喜歡滑板。快到上課時間了,我看到他在樓道里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推著滑板走,就問他:“你干什么呢?”少年趕忙指著牌子說:“老師,我在小心地滑。”因為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地、得”,活躍的他便到處去尋找生活中的“的、地、得”之后便大膽應用,鬧出了笑話。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每每再和鬧出笑話的學生回憶起當初學習漢語時候的迷茫和莽撞,我們總是笑的合不攏嘴。
我愈發熱愛對外漢語:它能使你變的博學,帶領你去閱讀很多書籍,雖說往往只是為了備一堂課,或是講一個語法點。因為閱讀+不斷的豐富自己,才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加有說服力。它要求你要時刻保持清醒,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要發音標準,不能夾雜自己的口頭 禪,字正腔圓,雖然這真的很難,而且也困擾了我好一陣子。它使得你變得靈秀,和朋友多了一些談資,講一講上課有意思的事情給身邊的人,讓他們也感受到你對工作的認真和令人羨慕的幸福。“If you are not happy, then pretend to be.”作為老師不可以把自己的心情,特別是負面的心情帶給學生,因為語言,一定要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它也是我心情的緩沖劑,如果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只要一上完課,立刻煙消云散了。它使你不斷成長,和學生共同進步。每每聽見學生說:“我的老師很好,我會加油學習漢 語的!” 其實只是因為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以使得我對這個行業的信心愈加強烈,因為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如此美好如此幸福的事。
我們每一位漢語教師都應該努力堅持,認真對待每一位學員,對得起別人叫自己一聲“老師”,同時也為弘揚中華文化盡一份力!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攀達漢語 » 一名對外漢語老師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