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好奇說“>>老外學習漢語到底是什么樣的”?今天就給大家看一篇原汁原味的>>老外寫的作文,內行的幫我們改一改,外行的可以看個熱鬧。
【我每天早上七點到七點半之間起床,還有洗臉和牙刷,以后看書。再一次檢查,孩子們都去上學校,每個星期一趟回來。孩子們努力學習。學漢語上課以后,準備做運動的東西,開車去打球場,做運動大概三個小時,兩個小時看電視,再一遍復習當天學過的。】
可能很多中國人看到這個作文,覺得很好笑,我們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一看就知道是外國人寫的。但是讓這些人具體說出這些句子哪兒有問題,以及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可能就難為很多中國人了。其實,這些外人看起來很好笑的地方,正是我們漢語老師每天工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看似簡短的句子,要想讓外國人說對了,記住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起來分析一下在這個作文中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一、語言偏誤,受母語影響而產生的負遷移。這篇小作文里有這樣的幾個病句:【再一次檢查,每個星期一趟回來,兩個小時看電視,再一遍復習。】如果細細的思考這些句子,我們都會發現,這些錯誤是有共性的,那就是都把賓語前置了,我們說在漢語中,除了特殊的強調,賓語都是放在謂語后邊的,而這篇作文很容易判斷出來是韓國人寫得,因為韓國的語法順序是賓動結構,和>>漢語的動賓結構正好相反。所以漢語老師們一定要反復強調,糾正學生的這個明顯的錯誤。
二、離合詞的應用:【學漢語上課以后,做運動大概三個小時。】這里邊的“上課”還有“做運動”都是離合詞,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漢語課以后,做大概三個小時的運動。漢語里有很多離合詞,同時又沒有什么規律可以判斷出來哪些是,哪些不是,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三、詞匯的正確應用。相信很多學生單詞量都很好,知道很多艱深的、不常見的詞匯,但是讓一個中國人和他聊天,可能聽得懂,但還是聊不深入,因為當你想表達非常完整而正確的意思時,語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知道很多詞,但是用得不恰當,這是經常發生的問題。比如孩子們努力學習,努力學習經常用于建議別人和鼓勵別人的時候,如果你只是想描述,我們可以說孩子們學習很努力。所以,>>漢語詞匯的語用還是很重要的,忽略了這些是不可能學好漢語的。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攀達漢語 » 速來圍觀:老外的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