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漢語熱已經完全停不下來了,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中文教師的缺口自然也越來越大,中文教師的水平關一定得把好了。
魚龍混雜——這是如今對外漢語圈的真實寫照。有的教師魅力十足,課也上得淺顯易懂;而有的教師漢語知識有限,這課上起來自然也是差強人意。所以,中文教師不是那么好當的!
中文教師掌握一門外語很重要
縱觀國內外的英語教學,相信很多人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很多時候,是本國教師負責初級水平的教學,等學生有了一定基礎,再由外國教師負責中高級教學。比如,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初級水平時是中國教師教,而到了中高級水平后,會加入一些英美國籍教師,進一步地指導大家練習口語或提高。
而對外漢語教學則缺乏這樣的教學方式。可能是由于漢語非常好的外國人很少的緣故,所以極少有外國教師教漢語的現象。這便引發出一個問題,即所有的對外漢語教師都是中國人,那么如何與零基礎的學生溝通?所以,想成為一個好的對外漢語教師的第一步就是必須熟悉一門外語。
在我的工作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一位日本學生來試課,可是當時負責試課的教師不會說日語。所以學生非常緊張,他說,現在語音部分我還可以,可是學習語法的時候,如果老師不會日語的話我會覺得很難聽懂,因為我的英語不好。
所以,教師可以說一口比較流利的外語是成為一名優秀對外漢語教師的先決條件。
扎實的漢語本體知識也很重要
其次,教師的國籍都是中國人,但并不是說凡是中國人就可以當對外漢語教師。我們可以想一下自己學習外語的時候,對于老師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方面的挑剔是不是也很多呢?同樣,作為中國教師,如果你的漢語本體知識和教學方法不過關,同樣也不能得到學生的肯定。特別是中高級別的學生,他們的學習需求五花八門,常常會讓老師們措手不及。比如,他們會想出各種近義詞或各種意思相近的語法來問你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么。這個時候,扎實的漢語本體知識才可以HOLD住這類人。
亦師亦友同樣很重要
最后,也是同樣重要的一點——亦師亦友。外國人告別了自己的國家、家人與朋友,來到中國,孤單感也會隨行,這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你可以是鐵面嚴肅的教師,也可以是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多運動一下自己的面部肌肉,課上課下都給學生一種親近感,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名成功的中文教師,以上三點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