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是我們的右腦運用形象思維在工作,用右腦來記憶東西不僅高效而且不容易遺忘,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多年以后仍然可以清晰的隨口唱出一首老歌的原因。所以,以多年的對外漢語教學經驗來講,我覺得“邊唱邊學”是一種很不錯的漢語學習法!
每月一次集體活動是攀達漢語的慣例,或娛樂或文體或手工。課前,當我的學生們得知下個月是KTV的歌唱活動后都激動不已,然后強烈要求本次課改為唱中文歌曲課,甚至有的學生從書包里拿出了打印好的一沓中文歌詞,見此陣勢我也不好說什么了,于是我打開了手機上的伴曲軟件,開始了愉快的中文歌曲課。歌詞都已發到大家手中了,我一看樂了,正是自己拿手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英國學生和俄羅斯學生還表示,這首歌的國外版本也很受歡迎,他們都十分喜愛。聽完這話我更有信心教好大家這首歌了,他們既然都知道這首歌的曲調,唱中文版的歌曲只需在熟悉的曲調上加上中文歌詞就可以了,這不也是一種練習語音的方式嘛!這正和我一直在想的“練中找樂”法子想近。我主要負責糾音(恰好歌詞里有他們發音比較困難的en和eng)。瑞士小伙Mark和加拿大姑娘唱得最歡,連年過五旬的老爺爺Gable及平常不怎么愛發言的日本人山美子也沒落下,都在很認真得跟著唱。一節課下來,大家唱得不亦樂乎,而且都可以把整首歌詞都記下來了,甚至比單一地學習漢字、生詞都快。
其實,偶爾這樣放松一下也挺好的,如果選的歌合適,效果可不僅僅是娛樂一下。比如這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旋律清晰好記、歌詞重復性強,方便學生多次練習。如果他們想唱出來,先要知道怎么讀,這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再加上之前的課都是聽我說話,突然變成唱歌了,學生不僅覺得新鮮,也見識了教師的另一面,增進了師生情。在這兒,向廣大漢語教師推薦幾首外國人比較喜歡學唱的中文歌曲——光良的《童話》、周華健的《朋友》、蔡依林和陶喆的《今天你要嫁給我》。
上文所述表明,對于外國人學漢語來說,邊唱邊學漢語的方法真心不錯!